雷帕霉素对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

作者:王昕; 马凤霞; 卢士红; 池颖; 陈芳; 李雪; 李娟娟; 杜文静; 冯影; 崔俊杰; 宋保全; 韩忠朝
来源: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2014, 22(03): 762-766.

摘要

本研究探讨雷帕霉素对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AA)患者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功能和自噬现象的影响,为研究雷帕霉素应用于临床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治疗提供资料。不同浓度雷帕霉素(0、10、50、100 nmol/L)处理AA患者BM-MSC 48 h,然后用Western blot检测自噬相关蛋白LC3B的表达,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变化,CCK-8法测定细胞增殖情况,以BM-MSC成脂分化诱导2周后油红染色方法检测成脂分化能力,并且用real-time PCR检测成脂相关基因(LPL、CFD和PPARγ)的表达。结果显示:雷帕霉素引起AA患者的BM-MSC自噬增加,促进其凋亡(P<0.05),且呈剂量依赖性地将细胞阻滞于G0/G1期,阻止其进入S期(P<0.05);BM-MSC增殖率随雷帕霉素浓度增加而降低,并且雷帕霉素抑制AA患者BM-MSC的成脂分化,且呈剂量依赖性。结论:雷帕霉素诱导AA患者BM-MSC发生自噬和凋亡,明显促进G1期细胞周期阻滞,抑制细胞增殖和降低成脂分化,以上现象的机制可能与雷帕霉素通过抑制mTOR信号通路而激活自噬有关。

  • 单位
    实验血液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