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礼义"一向是荀子研究的焦点,而作为"礼义"价值基础的"仁义"思想却被长期忽视。近来论者虽已措意于此并有所阐发,却鲜有内在于荀子论证系统的专门探究。荀子的"礼论"明确以自然状态下人群的争夺论证先王制作礼义的必要性;与此相应还有一条不为人关注的"仁义暗线",即先王之所以愿意制作礼义以止息人群的争夺,是因为先王爱人利民的道义担当。先王爱人利民的道义担当构成其制作礼义的可能性。爱人利民的担当来自自爱修德的内在驱动。为了实现爱民利民,荀子一方面强调礼制以"能群"的作用来满足民众的"天养",另一方面需要以礼义的"分""辨"止息民众的纷争。荀子对礼制的论证,不是基于统治阶层的血缘宗法,而是基于人类社会和民众生活需要,从而以仁爱思想奠定礼义制度的价值基础,也支撑了贤贤原则。仁义构成礼制论证的终极价值,保证了荀子制度设计的儒家特质。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