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孟子·离娄下》所言“诗亡而《春秋》作”之“亡”当读为“妄”。“诗亡”不是指颂雅亡、诗教亡、抑或采诗之制亡,而是指诗学乖乱。东周礼乐崩坏,原有官方的诗学体系被打破,诗不再有一个正统的制度和封闭的渠道来保证文本传承和诗义理解的统一性,因而出现解释淆乱无章,使用恣意妄为,言志放辟邪侈,文本错乱无序之乱象。为此,孔子在重视儒家诗教的同时,笔削鲁史作《春秋》进一步发挥彰善瘅恶、端正风气的作用。《春秋》不仅言简意赅、褒贬直接,而且庄严神圣、令人敬畏,在乱世中发挥了“令乱臣贼子惧”的震慑作用。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