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了解辽西北半干旱生态脆弱区的气候变化规律,对科学指导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基于1961-2020年辽西北地区23个气象站点的数据,利用Theil-SenMedian斜率估算、Mann-Kendall趋势分析及突变检验,在辽西北区域尺度,探讨1961-2020年的气温、降水量、风速、日照时间、潜在蒸散量、湿润指数、相对湿度、大气压等要素的变化趋势,在辽西北地区行政区的局域尺度上,探讨不同气象要素的空间分异特征.结果表明:辽西北地区年均气温以0.027 ℃·a-1倾向率呈显著增加(p<0.01),降水量以0.686 mm·a-1倾向率下降.风速、气压、日照时间呈显著下降(p<0.01),但潜在蒸散量、湿润指数的下降趋势及相对湿度的增加趋势均不显著.春季、冬季的增温倾向率(0.040、0.039℃·a-1),明显高于夏季、秋季的增温倾向率(0.016、0.018℃·a-1).夏季降水、日照时间倾向率降幅分别达到-0.949 mm·a-1、-1.814h·a-1.辽西北地区气候变化呈现出,中部局域强暖干化趋势明显,而东北、西南局域暖干化趋势逐渐减弱的空间分异特征.日照时间下降倾向率呈现出由东北向西南逐渐递减的空间格局,其极显著下降趋势会给昌图、康平、彰武、阜蒙、朝阳等生态脆弱区的农业生产具有更大的负面影响.
-
单位中国科学院大学; 中国气象局沈阳大气环境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