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汀药物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中应用进展

作者:刘涛; 关永昌; 杜敬华; 王庭忠*
来源:临床军医杂志, 2021, 49(04): 478-480.
DOI:10.16680/j.1671-3826.2021.04.47

摘要

<正>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neurysmal subarachnoid hemorrhage, aSAH)约占脑卒中的3%~5%[1]。我国aSAH发病率低于全球整体年发病率,但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2]。aSAH可以引起血管痉挛,导致脑迟发性缺血。血管痉挛被视为aSAH不良预后甚至死亡的主要原因[3]。因此,钙离子拮抗剂(如尼莫地平)被广泛地应用于aSAH患者,以便改善血管痉挛,阻止脑缺血事件的发生,达到改善预后的目的[4]。

  • 单位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