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表型对冠状动脉病变低危患者介入治疗远期预后的影响

作者:陈艳; 宋莹; 赵雪燕; 高立建; 陈珏; 张茵*; 高展; 宋雷; 杨跃进; 高润霖; 乔树宾; 徐波; 袁晋青
来源:中国循环杂志, 2021, 36(02): 137-143.
DOI:10.3969/j.issn.1000-3614.2021.02.005

摘要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和稳定性冠心病(SCAD)对不同性别冠状动脉病变SYNTAX评分≤22分患者介入治疗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纳入2013年1月至12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且SYNTAX评分≤22分的患者9 458例。按临床表型将不同性别的患者分为ACS和SCAD患者,其中包括女性患者2 169例(其中ACS 853例、SCAD 1 316例),男性患者7 289例(其中ACS 4 404例,SCAD 2 885例)。患者在术后1个月、6个月、1年和2年接受门诊或电话随访。研究主要终点为全因死亡,次要终点为心原性死亡、再发心肌梗死和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包括全因死亡、再发心肌梗死、血运重建、脑卒中和支架内血栓形成)。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PCI后2年远期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PCI后2年,女性ACS患者全因死亡[1.7%(23/1 316) vs. 0.6%(5/853),log-rank P=0.004]、心原性死亡[1.0%(13/1 316)vs. 0.2%(2/853),log-rank P=0.011]的发生率均高于女性SCAD患者,而再发心肌梗死和MACCE两者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男性ACS和SCAD患者远期预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ACS是SYNTAX评分≤22分的女性患者PCI后2年全因死亡(HR=3.27,95%CI:1.05~10.18,P=0.041),心原性死亡(HR=16.63,95%CI:1.49~185.91,P=0.022)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在接受PCI SYNTAX评分≤22分的患者中,女性ACS患者2年全因死亡和心原性死亡明显高于SCAD,而男性ACS与SCAD患者2年预后相似。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