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正>任何一种艺术形式的延续与发展都离不开它赖以生存的文化背景及其传统文脉。近代以来,人物画在水墨变革过程中经历了水墨语言的现代转换,并在特定时期承载了社会政治宣传、视觉动员的使命。为达到写实表现之效用又不失传统绘画的东方精神,在绘画表现形式上,人物画家尝试将东方的笔墨语言与西方的写实画法融合起来。从20世纪20年代至50年代,自“徐蒋”以至杨之光、方增先、黄胄、刘文西等艺术家,发展出了基于“中西结合”而又各具风格的人物画语言体系。20世纪六七十年代人物画的表现形式在不同程度上带有某种“革命模式”,这种模式主导艺术创作而压倒个人观感体验和表现自由。改革开放后,在创作语言方面,艺术家获得了更多的自由,更加注重个性化语言的确立,由此,当代水墨人物画的艺术语言与形式显示出前所未有的个性化与丰富性。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