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陈奕禧作为清初推崇北朝古法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初学董书,转习宋元,上溯晋唐,追随北朝古法。他在崇董书风中另辟蹊径,以帖入碑,探求古法,提供了“帖外有法”的新线索,重新发现北朝碑刻的价值。其著作《绿荫亭集》《隐绿轩题识》和《春霭堂集》皆蕴含了他“以帖入碑”的书学思想,为之后碑学理论的成熟奠定了重要基础。本文从陈奕禧在书论中的书法美学思想切入,分别从“神明说”“蕴藉说”以及“古拙说”三个方面,窥探陈奕禧碑学观的萌芽和审美内涵。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