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2000年3月14日14︰15至15︰49,在陕西省境内实施了1次AgI飞机人工增雨作业.播云80min(15︰35)后,NOAA-14卫星接收的资料显示,播云后云顶形成了一条清晰的折线云迹,其长度为301km,平均宽度为8.3km,最大宽度达11km.形状与播云线相似,位置和宽度有所不同,可能为催化剂输送扩散所致.为了证实云迹是播云物理效应的反映,验证输送扩散模式的似真性,利用3D非均匀非定常输送扩散模式,通过催化剂输送扩散的数值模拟,对15︰35的模拟结果与卫星云图上云迹的多方面比较、对比分析表明:云图上每段云迹都与每段催化剂的输送扩散一一对应,位置、长度、宽度及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云迹是播云物理效应在云顶的直观反映,说明播云物理效应区能响应催化剂的输送扩散状况.从各段云迹的显现、消失时间和宽度随时间的变化分析,结合数值模拟结果,发现每段播云线的主要影响时段约为20~80min,宽度达到较大的时间约为50~70min.通过比较表明模式能够较好地反映出催化剂输送扩散的主要特征,模拟结果也较为准确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