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比较髌上入路、髌下正中和髌下旁入路髓内钉治疗胫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2年6月至2018年6月,采用髓内钉治疗胫骨干骨折36例,按照手术入路不同分为髌上入路组、髌下正中入路组和髌下旁入路组。髌上入路组12例,男7例,女5例;年龄25~53(37.8±11.4)岁;AO分型A型4例,B型4例,C型4例。髌下正中入路组10例,男6例,女4例;年龄19~56(35.6±10.0)岁;AO分型A型3例,B型4例,C型3例。髌下旁入路组14例,男8例,女6例;年龄21~58(36.6±10.0)岁;AO分型A型4例,B型6例,C型4例。比较3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透视次数、骨折愈合时间及并发症情况,采用Lysholm评分评价膝关节功能。结果:36例患者获得随访,时间12~18(15.0±3.0)个月。3组患者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髌上入路组与髌下正中、髌下旁入路组比较,手术时间、透视次数及并发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髌下入路组和髌旁入路组手术时间、透视次数、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髌上入路、髌下正中入路和髌下旁入路组Lysholm评分分别为(87.5±7.5)分、(78.2±6.7)分和(77.4±6.3)分,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髌上入路组与其他两组在下蹲、爬楼梯、疼痛及总分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髌下正中入路组与髌下旁入路组各项评分及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髌上入路髓内钉治疗胫骨干骨折便于骨折复位和膝关节功能恢复,髌下正中入路和髌下旁入路有利于进钉点显露。3种入路各有优缺点,术者可结合自身经验进行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