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通过三种滴灌带长度和两种施药方式(连续施药、周期施药)及不施药(NA)条件下大田玉米膜下滴灌试验,分析了滴灌带长度及施药方式玉米叶面积指数、产量等及不同土层深度农药残留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水药(除草剂)一体化滴灌能够有效除草,提高玉米产量;施用除草剂后,连续施药处理下的玉米叶面积指数、产量及双穗率相较于周期施药和不施药处理来说明显较高;整体来说,在施药总量一定时,施药结束的一个月后,乙草胺在不同深度土层中的残留量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小,其中连续施药的总残留量最少。两种处理施药一个月后乙草胺残留量均小于1%,可以认为其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污染;滴灌带长度为20 m时,各施药方式下玉米产量最大,叶面积指数较大且除草剂残留较少,20 m长为滴灌带较适宜的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