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不同分解阶段有机肥的组成与性质不同,对环境污染物的吸附能力,以及它们在土壤中的环境行为和作用机制会表现出极大的差异。本研究采用化学分析和吸附解吸、傅里叶红外等方法研究豆粕、骨粉、虾肽的基本理化性质及对Pb2+的吸附解吸特征。结果表明,豆粕和骨粉在未矿化分解时铅的吸附曲线均符合Freundlich模型,矿化分解后的符合Langmuir模型,而虾肽分解前后Pb2+吸附曲线都符合Langmuir模型。豆粕和骨粉、虾肽在分解过程中对Pb2+的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未分解时虾肽最大吸附量最大(246.01 mg/g),随着矿化分解的进行豆粕的最大吸附量上升,并在分解12月时达到最大(316.42 mg/g)。3种蛋白源有机肥主要吸附Pb2+的形态是离子交换态和氢键结合态、络合态。蛋白源商品有机肥中含氧官能团可能对吸附Pb2+起着主要的作用。因此优先考虑施用豆粕有机肥,但豆粕、骨粉、虾肽在矿化分解的过程中可能存在吸附的重金属Pb2+被重新释放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