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家刘士聪非常强调译文的修改,其散文翻译水平在国内首屈一指。本文基于刘士聪翻译的16篇汉语散文的前后两个版本,探讨其中的自我改译现象。研究发现,他的修改对象主要包括表达失误、具体措辞、句子建构、句子衔接、动词时态、人称代词等,致力于译出优质的句子,传达原文的韵味,尤其注重对句子节奏感的提升。刘士聪的自我改译蕴含着一种如琢如磨、不厌其改、收放自如、精益求精的翻译精神,值得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