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基于2019年6月20日至2020年6月20日一种空气取水装置在民勤荒漠区的定位观测资料,探究了凝结水产量的时空变化及其影响因子,以期为主动式空气取水装置的优化升级与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凝结水产量日变化差异显著,日均产量为(165.68±100.16) m L,变异系数为60.45%,日最大产量为528.75 m L。月均凝结水产量为(4 982.7±1 119.06) m L,变异系数为60.45%。9月份产量最大为6 829.75 m L,4月产量最小值为1 766.38 m L。Pearson相关分析表明,大气水汽收集装置的凝结水产量与水汽压、相对湿度、气温、日照时数呈极显著正相关,与风速、风向呈极显著负相关。回归分析表明,平均2 min风速(x5)、平均相对湿度(x8)、日照时数(x9)、最小相对湿度(x16)与凝结水产量(y)的回归模型为y=-3.706x5+4.345x8+13.505x9-1.164x16,气象因子能够解释凝结水产量变化的61.4%。民勤荒漠区主动式空气取水装置凝结水产量可观,将在偏远困难生境条件下荒漠植被恢复与特色沙生植物栽培中的应用前景广阔。
-
单位甘肃省治沙研究所; 甘肃省荒漠化与风沙灾害防治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