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胱抑素C对评价万古霉素相关肾毒性的临床应用的价值

作者:覃小玲; 韦文兴; 庞惠媚; 刘滔滔; 程道海; 陆华
来源: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2017, 33(02): 102-104.
DOI:10.13699/j.cnki.1001-6821.2017.02.002

摘要

目的观察血清胱抑素C(ScysC)在评估万古霉素相关肾毒性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2年至2014年静脉注射万古霉素治疗的成人住院患者资料,共203例。万古霉素相关肾毒性是指在万古霉素治疗期间,连续2次检测结果提示血清肌酸酐(Scr)较用药前基线水平增加0.5 mg·d L-1(44.2μmol·L-1)或血清肌酸酐升高≥50%。据此将患者分为肾毒性组和非肾毒性组。分别采用颗粒增强透射免疫比浊法和氧化酶法测定ScysC和Scr值。比较2组患者在万古霉素治疗结束后ScysC和Scr水平的差异。结果在本研究中,有17例患者(8.37%)发生肾毒性。万古霉素治疗结束后的ScysC水平在肾毒性组(2.15 mg·L-1)明显高于非肾毒性组(1.16 mg·L-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cr水平在肾毒性组为178.00μmol·L-1,也明显高于非肾毒性组的62.00μmol·L-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回归分析显示,ScysC>1.28 mg·L-1,表明会显著增加万古霉素相关肾毒性的风险。此外,治疗结束后的ScysC与Scr具有良好的相关性(r=0.82)。结论 ScysC对评估万古霉素相关肾毒性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对于评估万古霉素相关肾毒性,可能是理想的生物标志物。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