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运用多平面重建技术测量生理状态下的食管裂孔表面积,了解食管裂孔表面积与食管裂孔疝及胃食管反流病之间的关系。方法:将研究对象分为食管裂孔疝组和胃食管反流病组,每组均设置相匹配的对照组。通过多排螺旋CT后处理和分析获得各组食管裂孔表面积。结果:平均食管裂孔表面积食管裂孔疝组为(8.7±6.3)cm2 ,其对应的对照组为(2.6±0.9)c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平均食管裂孔表面Ⅰ型(滑动型)为(6.9±5.3)cm2 ,Ⅲ型为(13.9±6.0)c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食管裂孔疝组中有42%伴有胃食管反流病,而其对照组只有10%伴有胃食管反流病;食管裂孔疝组中35%的Ⅰ型食管裂孔疝者有胃食管反流病,而60%的Ⅲ型食管裂孔疝者有胃食管反流病。对食管裂孔疝组和胃食管反流病组的混合人群分析时,无胃食管反流病者平均食管裂孔表面积为(3.9±2.7)cm2 ,有胃食管反流病者平均食管裂孔表面积为(7.3±4.9)cm2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结论:食管裂孔疝组患者的食管裂孔表面积明显大于对照组。食管裂孔疝患者中部分伴有胃食管反流病,食管裂孔的面积大更容易出现酸反流症状。在食管裂孔疝和无食管裂孔疝的混合人群中,较大的食管裂孔表面积与胃食管反流病相关,但是食管裂孔表面积不能用于区分那些无食管裂孔疝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