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肱骨近端骨折冈上肌骨块的临床特点与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至2020年12月云南大学附属医院骨与创伤外科采用手术治疗的肱骨近端骨折患者210例, 男91例、女119例, 年龄(52.4±11.3)岁(范围18~87岁)。术前对肩关节X线片、CT及三维重建、MRI进行评估, 观察是否存在结节间沟上外侧的小块状骨折块及结节间沟处的"M"形骨折块。由同一组医生进行术中观察、处理、术后功能锻炼及随访。术后第2、4、6、12、24周门诊复查, 第2、6、24周摄肩关节X线片及CT观察有无肩峰下移位骨块, 采用肩关节Constant-Murley量表评定肩关节功能。结果 21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 术中无一例出现重要血管、神经及韧带损伤。根据Neer分型:二部分肱骨大结节骨折59例、二部分肱骨外科颈骨折36例、三部分肱骨大结节骨折50例、四部分肱骨近端骨折65例。61.0%(128/210)的患者术前影像学检查示存在冈上肌骨块, 其中42例二部分肱骨大结节骨折、1例二部分肱骨外科颈骨折、31例三部分肱骨大结节骨折存在结节间沟上外侧小块状骨折块;54例四部分肱骨近端骨折存在含结节间沟处的"M"形骨折块。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 随访时间(11.8±2.4)个月(范围6~20个月);术后X线片显示骨折均愈合, 愈合时间(3.4±0.3)个月(范围3~5个月)。肩关节Constant-Murley评分为(86.3±11.5)分(范围61~100分)。结论冈上肌骨块在肱骨近端骨折中较为常见。正确认识和处理冈上肌骨块有助于理解肱骨近端骨折发生的机制、骨折移位与肩袖损伤的关系, 并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改善肩关节功能。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