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艺术史家对宋代肖像画的评价不高,但如果取消了寻找杰出艺术作品这一想法,而是倡导一种画像的历史本身,从更广泛的角度去涵盖整个画像的文化制作领域,那么,表面上静态呈现的一幅文人画像,以及原本作为画像之依附或同构的画像赞,其背后关涉着许多人物。在画工、被画者、求赞者、写赞者等角色的各自呈现与相互联系中,宋代文人画像成为社会互动的重要媒介。而当命画者的身份由私人转为公众时,"图像而祀"作为政治隐喻成为官员与民众交换集体意义的文化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