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分析中性粒细胞缺乏患者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的临床特点并探讨可能的影响因素,为中性粒细胞缺乏患者万古霉素的合理应用及给药方案的优化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3年1月1日—2021年3月31日,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患者静脉使用万古霉素(1000 mg, q12h)伴有中性粒细胞缺乏患者基本信息及临床主要检测指标。采用Spearman进行各检测指标间相关性分析,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比较亚治疗浓度组(万古霉素血药谷浓度<10 mg·L-1)、治疗浓度组(万古霉素血药谷浓度10~20 mg·L-1)、超治疗浓度组(万古霉素血药谷浓度>20 mg·L-1)各检测指标间的差异,并进一步分析万古霉素血药谷浓度随患者年龄、肌酐清除率和总胆红素的变化情况。结果 共有83例患者83例次检测结果纳入本研究,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万古霉素血药谷浓度与患者年龄、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总胆红素、血清肌酐浓度、血清尿素氮呈正相关(P<0.05);与粒细胞计数、粒细胞比例、总蛋白、肌酐清除率、估计肾小球滤过率呈负相关(P<0.05)。Kruskal-Wallis H检验结果显示,亚治疗浓度组患者年龄和血清肌酐浓度显著低于治疗浓度组和超治疗浓度组,肌酐清除率和估计肾小球滤过率显著高于治疗浓度组和超治疗浓度组,另外亚治疗浓度组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总胆红素和血清尿素氮均显著低于超治疗浓度组。万古霉素血药谷浓度随患者年龄和总胆红素浓度的增加而显著升高,随肌酐清除率增加而显著降低。结论 中性粒细胞缺乏患者万古霉素血药浓度达标率低,进行万古霉素抗感染治疗时,需关注患者年龄、肌酐清除率和总胆红素,并考虑联合用药的影响,结合治疗药物监测及时调整万古霉素用药方案,提高患者万古霉素血药浓度达标率和临床抗感染有效率。
-
单位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沈阳药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