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肠外营养支持方案在胎龄<34周早产儿中的应用

作者:申玉洁; 张先红; 李潇然; 匡安迪; 范娟; 付利珍; **全*; 吴利平*
来源:临床儿科杂志, 2021, 39(03): 172-177.

摘要

目的探讨积极肠外营养支持方案(高初始剂量氨基酸和脂肪乳)在胎龄<34周早产儿肠外营养中的近期疗效及耐受情况。方法根据早期应用氨基酸和脂肪乳剂量不同,将2019年5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生后 24小时内入院、胎龄<34周138例早产儿随机分2组。积极肠外营养组69例,氨基酸自2.5 g/(kg·d)始,逐日增加1.0 g/(kg·d),达4 g/(kg·d)并维持;脂肪乳自2.0 g/(kg·d)始,逐日增加0.5~1.0 g/(kg·d),达3.5 g/(kg·d)并维持。常规肠外营养组69例,氨基酸自2 g/(kg·d)始,逐日增加0.5 g/(kg·d),总量不超过4 g/(kg·d)。脂肪乳自1 g/(kg·d)始,总量不超过3 g/(kg·d)并维持。同时实施常规的其他肠内外营养支持方案。结果积极肠外营养组早产儿生后第1、2、3周体质量增长值均高于常规肠外营养组,肠外营养时间、达到全肠道喂养日龄短于常规肠外营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积极肠外营养组乳糖不耐受和呼吸暂停比例低于常规肠外营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仅血尿素氮水平在生后24小时和谷氨酸氨基转移酶在第2周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积极肠外营养组低于常规肠外营养组。结论胎龄<34周早产儿在生后 24小时内同时给予高剂量氨基酸与脂肪乳的积极肠外营养安全有效,可显著减少肠外营养使用时间并促进近期体质量增长,且未增加并发症。

  • 单位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