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精神病态是一种极端化的反社会人格障碍,是具有明确工具性攻击倾向的一系列人格特征。遗传和环境因素都与精神病态特征的发展有关:精神病态患者的杏仁核机能及移情功能发育明显受损,而儿童青少年的成长环境(以不安全的依恋、忽视或虐待等为代表的消极家庭因素与青少年人际创伤)与精神病态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精神病态者具备以冷酷无情为核心的人格特质(人际关系/情感特征、生活方式/反社会特征)决定了其具有较高的犯罪危险性与现实的社会危害性。对精神病态者的犯罪预防既包括特定个体神经生理学的医学维度,更应该强化儿童青少年时期亲子之间心理关怀与积极性人际互动,以及认知技能、社交技能方面的具体指导。

  • 单位
    中国政法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