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分析同伴教育干预模式对改善中小学生青春期知识信念行为的效果,为探讨适宜的健康教育方法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非等同比较组设计方法抽取重庆市綦江区2个乡镇,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个乡镇选取1所小学四至五年级和1所中学七至八年级的全体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干预组685名,对照组821名,干预组接受为期1年的同伴教育。采用课题组自行设计的基本情况问卷和青春期知信行问卷对干预前后的基本信息和知信行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干预后,干预组青春期知识、态度、行为得分和总分分别由(10.00±6.39)(39.19±5.79)(28.69±4.24)(77.89±12.66)分上升至(15.65±5.87)(42.06±5.95)(29.95±4.05)(87.66±12.9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6.32,-11.16,-7.22,-21.46,P值均<0.01)。干预后,干预组青春期知识、态度、行为和总分的增长值分别为(5.64±5.61)(2.87±6.72)(1.26±4.55)(9.77±11.91)分,均高于对照组的(4.42±5.15)(2.08±5.84)(0.86±4.24)(7.36±10.70)分,除行为得分增长值外,其余得分增长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4.39,-2.40,-1.73,-4.09,P值均<0.05)。结论同伴教育对中小学生青春期知识水平的提高、正向态度的形成有一定的效果,对青春期行为的改善效果尚待进一步研究。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