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心理认同是在理论认知基础上,形成信仰和服从的情感态度,进而以之为准则,达成个体内在思想道德观念优化目标的过程,具有反思性、主体差异性、发展性和相对稳定性。新时代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心理认同,能够提供解决价值冲突的动力,形成甄别、批判社会思潮的标尺,增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力量等。结合教育对象的群体特征,提高理论教育的针对性;以中华民族精神为纽带,在时代需要中培育积极的情感认同;建立实践反馈机制等,是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体认同的现实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