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腹腔间隔室综合征(ACS)继发肺脏病理学改变的特点。方法健康成年清洁级新西兰兔25只, 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5)和实验组(n=20), 实验组再按照观察时间分为24 h和48 h两个亚组, 每个亚组10只。采用水囊叠加加压法制备腹腔高压液体动物模型。对照组加压水囊不注液, 维持腹内压(IAP)为0;实验组加压水囊注液, 维持IAP为25 mmHg(1 mmHg=0.133 kPa)。对照组于48 h、实验组分别于24 h和48 h处死动物, 完整取出肺脏, 苏木素-伊红(HE)染色后, 光镜下观察病理学改变。结果对照组动物活动度下降, 进食量减少, 5只均存活;实验组动物呈球状腹, 活动显著减少, 少量进食或不进食, 尿量明显减少, 分别在22、27、37 h各死亡1只, 存活17只。光镜下显示:对照组肺组织可见终末细支气管和大量肺泡, 间质内小血管扩张。实验组24 h肺泡上皮增生, 肺泡间隔大小不一, 小灶肺泡腔融合, 肺泡间隔出血, 肺间质内可见胞质内形成含铁血黄素的巨噬细胞(即心衰细胞), 细支气管扩张, 支气管旁可见大量炎性细胞浸润, 血管内可见血栓形成;48 h终末细支气管腔内可见大量红细胞及纤维素样渗出物, 肺泡扩张融合加重, 肺泡腔内陈旧性出血, 可见含铁血黄素沉着。结论 ACS可造成严重的肺脏损伤, 且随时间延长逐渐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