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期性虐待与大学生性取向的相关性

作者:张婷婷; 陈俐如; 谢国蝶; 袁梦园; 常俊杰; 李泳汉; 苏普玉*
来源:中国学校卫生, 2021, 42(05): 705-708.
DOI:10.16835/j.cnki.1000-9817.2021.05.016

摘要

目的探讨童年期性虐待与大学生性取向之间的关联及其性别差异,为中国青少年童年期性虐待和性取向研究提供基础数据。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合肥市4所大学4 034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调查人口统计学特征、童年期性虐待经历以及性取向。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不同类型和不同时期的性虐待经历与大学生性取向之间的关联及性别差异。结果大学生异性向、同性向、双性向、无性向的报告率分别为93.2%,0.7%,3.7%,2.4%。男生发生在小学或更早时期的仅接触性虐待(OR=14.70,95%CI=5.73~37.72)、同时经历非接触和接触性虐待(OR=4.33, 95%CI=1.91~9.84)与性取向有关;发生在中学时期的仅非接触性虐待(OR=4.20, 95%CI=2.21~7.98),同时经历非接触和接触性虐待(OR=3.57, 95%CI=1.65~7.70)与性取向有关。女生发生在小学或更早时期的仅非接触性虐待(OR=1.78, 95%CI=1.02~3.13)、同时经历非接触和接触性虐待(OR=3.13, 95%CI=1.35~7.23)与性取向存在关联。结论童年期性虐待经历与大学生性取向存在关联,且存在性别差异,在男生中的关联性相对更强。

  • 单位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一医院; 安徽医科大学; 公共卫生学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