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因子分析的771例慢性咳嗽患者中医证候分布特点研究

作者:季坤; 史利卿*; 宋欢; 王颖; 马建岭; 李扭扭; 董尚娟; 王丽云; 温绍惠
来源: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医临床版), 2023, 30(02): 30-36.

摘要

目的 探讨慢性咳嗽患者中医证候分布特点。方法 收集慢性咳嗽患者771例,使用自行设计的慢性咳嗽中医证候临床调查表,采集中医症状、体征、舌象和脉象等中医四诊信息,运用SPSS 22.0软件进行频数统计分析,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总结慢性咳嗽患者病性证素、病位证素分布及中医证候分布特点。结果 从76个四诊信息变量中筛选出出现频率> 8%的变量36个作为中医四诊的观察指标进行因子分析。KMO取样适切性量数为0.620(>0.5),Bartlett球形检验,F=630,P<0.001,适合进行因子分析。提取初始特征值> 1的公因子共12个,累计贡献率为59.368%。通过回归法计算得出771例慢性咳嗽患者病性证素按频次从高到低依次为风(77.43%)、湿热(62.13%)、痰湿(35.15%)、阳虚(29.31%)、寒饮(26.98%)、阴虚(11.41%),病位证素按频次从高到低依次为肺(88.98%)、脾(79.77%)、胃(39.43%)、肾(30.35%)。根据患者的病性病位证素情况获得各病例的证候,慢性咳嗽中医证候主要涉及风邪伏肺证(71.85%)、湿热郁肺证(47.86%)、痰湿阻肺证(25.42%)、寒饮伏肺证(21.14%)、肺脾阳虚证(10.89%)、肺阴亏虚证(0.91%)。结论 慢性咳嗽中医证候以风邪伏肺证最为常见,湿热郁肺证、痰湿阻肺证、寒饮伏肺证、肺脾阳虚证、肺阴亏虚证也较为多见,各证可单独存在,亦常相兼互见。该证候特点反映出慢性咳嗽病因病机复杂,以风邪伏肺为共同病机,具有内外合邪、脏腑相关、虚实夹杂的病机特点,亦反映出慢性咳嗽病程长、反复发作、迁延难愈的疾病特征。

  • 单位
    浙江省中医院;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