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拟确立影响瓣膜置换患者术后30 d病死率的丙泊酚麻醉三低[低BIS、低MAP和低效应室靶控浓度(target effect-site concentration, Ce)]阈值。方法 161例择期拟行单纯瓣膜置换术的成年风湿性心脏病患者,BIS监测下行丙泊酚效应室靶控麻醉,术后随访30 d,根据预后不同将患者分为存活组(155例)和死亡组(6例),建立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模型分析风险因素。结果 BIS<45、MAP<65 mmHg(1 mmHg=0.133 kPa)、Ce<1.5 mg/L的积累时间和三低同时出现的累积时间:死亡组[(278±95)、(153±41)、(125±40)、(58±16)min],较存活组[(163±53)、(65±21)、(63±20)、(21±6)min]均明显延长(P<0.05)。单因素回归模型中:有无吸烟史,术前有无合并症,BIS<45、MAP<65 mmHg、Ce<1.5 mg/L的积累时间和三低同时出现的累积时间,平均手术、麻醉和转机时间及术后ICU驻留时间,均是增加30 d病死率的风险因素(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三低累积时间和ICU驻留时间仍然是增加术后30 d病死率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丙泊酚麻醉三低状态(BIS<45、MAP<65 mmHg和Ce<1.5 mg/L)和ICU驻留时间是增加瓣膜置换患者术后30 d死亡风险的独立因素。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