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分析某医院2009-2017年出生缺陷的发生情况,探讨影响出生缺陷发生的相关因素,为制定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建档分娩围生儿20 714例,收集围生保健手册、住院病历、围生儿出生缺陷登记卡等资料,包括孕产妇年龄、职业、孕次、产次,围生儿性别、分娩孕周、体质量,以及出生缺陷类别、转归、确诊时间、确诊依据等,对围生儿出生缺陷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汇总分析。结果:(1)本组围生儿20 714例中,发生出生缺陷440例,其中,足月分娩307例,中期引产133例;出生缺陷总发生率为21.24‰。2009-2017年9年间,出生缺陷发生率以2017年为最高,为31.43‰;其次是2016年,为29.04‰。围生儿出生缺陷440例中,外耳畸形(含副耳)84例,居首位,占19.09%,发生率4.06‰(84/20 714);构成比居2-10位的顺位为先天性心脏病(14.09%)、多(并)指(趾)(9.55%)、唇(腭)裂(7.50%)、肾发育异常(6.82%)、21三体(5.00%)、先天性膈疝(4.32%)、马蹄内翻足(4.09%)、尿道下裂(3.18%)和脐膨出(2.72%),发生率分别为2.99‰、2.03‰、1.59‰、1.45‰、1.06‰、0.92‰、0.87‰、0.68‰、0.58‰。围生儿出生缺陷440例中,存活272例(61.82%),中期引产133例(30.23%),新生儿死亡5例(1.13%),死胎或死产30例(6.82%);产前确诊248例(56.36%),产后7天确诊192例(43.64%);大部分出生缺陷是通过超声检查得以确诊,为207例(47.05%),其次是临床检查188例(42.73%)、染色体检查28例(6.36%)。(2)本组围生儿20 714例中,男性围生儿出生缺陷发生率23.38‰,显著高于女性围生儿的18.94‰(P<0.05)。不同年龄、孕次、产次孕产妇其围生儿出生缺陷发生率比较,均存在非常显著差异(P<0.01)。结论:某医院2009-2017年出生缺陷总发生率与全国平均水平相近,但近2年呈现增高趋势;出生缺陷主要见于外耳畸形(含副耳)、多(并)指(趾)、先天性心脏病、唇(腭)裂、肾发育异常等;大部分出生缺陷儿转归情况较好。围生儿性别及孕产妇年龄、孕次、产次,是影响出生缺陷的重要因素。临床应高度重视出生缺陷及其危险因素,做好出生缺陷的一级预防、二级预防,最大限度地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
-
单位解放军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