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空心敌楼是中国长城的标志,作为保障边军火器全天候防御的核心军事据点,也是古代边防相地规划的高水平之作。其群体数量、应援间距、分布密度与敌楼所在地形冲要程度及视野视距、武器射程、交锋态势、战事历史等因素均密切相关。因此,探明空心敌楼的具体分布情况及区段富集度对明代中后期北境军事地理研究有重要意义。然而,长期以来受实测资料匮乏的制约,难以对空心敌楼全线分布及富集现象进行全面量化分析,造成古代军事工程领域的研究缺环。研究通过"明长城资源调查工程GIS数据"与"明长城全线图像及三维数据库"两大数据库的首次联合统计和对照,分析遴选出空心敌楼最富集区段,与相关建设档案、战事史料相互验证,尝试提取影响空心敌楼分布的控制性因素、解析富集现象背后的必然性,从多个层面支撑长城国家文化公园五大工程的实施。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