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心脏骤停(CA)心肺复苏后血清NLR、RPR、hs-CRP水平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广东省蕉岭县人民医院收治的AMI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并分为心肺复苏组和非心肺复苏组,每组50例。比较两组入院不同时间段的血清学指标及术后6个月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根据治疗6个月后预后情况将心肺复苏组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n=34)和预后不良组(n=16),并分析预后不良的相关情况。结果:心肺复苏组的入院0h的NLR、RPR及hs-CRP、术后6个月MACE的发生率均高于非心肺复苏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入院0h的NLR、RPR及hs-CRP均为AMI患者心脏骤停行心肺复苏后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入院0h的NLR、RPR和hs-CRP的联合预测价值高于单一检测(P<0.05)。结论:NLR、RPR和hs-CRP三者在AMI患者入院0h时的联合检测可作为预测其心脏骤停行心肺复苏后预后不良的辅助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