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分析1990—2019年中国女性乳腺癌发病和死亡趋势及年龄-时期-队列(APC)对其的影响。方法收集2019年全球疾病负担(GBD)中1990—2019年20~95岁中国女性乳腺癌发病和死亡数据, 采用Joinpoint软件估算年龄标化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平均年度百分比变化率(AAPC), 分析1990—2019年中国女性乳腺癌疾病负担变化趋势。运用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研发的基于R语言的APC模型分析年龄、时期、队列对其变化的影响。结果 1990—2019年中国女性乳腺癌年龄标化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从1990年的17.07/10万上升至2019年的35.61/10万, 平均每年上升2.59%(95%CI为2.45%~2.73%, P<0.001), 且上升幅度高于全球水平(AAPC=0.47%, 95%CI为0.31%~0.63%, P<0.001);标化死亡率略呈下降趋势, 从1990年的9.16/10万下降至2019年的9.01/10万, 下降了0.05%(95%CI为-0.20%~0.09%, P=0.479), 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PC模型分析结果显示, 女性乳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随年龄的增长均呈上升趋势;随着时期的推移, 1990—2019年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发病风险上升至2015—2019年时期的1.49(95%CI为1.42~1.57, P<0.001), 死亡率呈下降趋势, 死亡风险在1990—1994年时期组最高(RR=0.79, 95%CI为0.74~0.83, P<0.001);队列效应结果显示, 出生越晚的女性发病风险越高, 1995—1999年出生队列的女性发病风险最高(RR=3.12, 95%CI为1.82~5.33, P<0.001), 死亡风险呈单峰分布, 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 出生越晚的女性死亡风险越低, 1950—1954年出生队列死亡风险最高(RR=1.04, 95%CI为0.98~1.09, P<0.001), 随后呈下降趋势, 下降至1995—1999年出生队列的0.48(95%CI为0.19~1.24, P<0.001)。结论 1990—2019年中国女性乳腺癌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且明显高于全球上升幅度, 死亡率趋于平稳。APC模型分析发现, 发病率和死亡率随着年龄的增长呈上升趋势;时期和队列效应显示, 随着时期和队列的推移我国女性乳腺癌发病风险逐渐增加;死亡率的时期效应呈下降趋势, 队列效应呈单峰分布, 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
-
单位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