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掌握秸秆源溶解性有机质(DOM)分级组分的光谱特性,并解析其在不同腐解阶段的荧光组分,是系统理解秸秆还田腐解的重要基础。采用DAX-8树脂对不同腐解阶段的玉米秸秆DOM进行分级分离,并通过紫外光谱、三维荧光光谱和同步荧光光谱法,对DOM分级组分进行光谱分析和荧光组分识别。结果表明:通过DAX-8树脂技术共获得疏水酸性组分(HOA)、疏水碱性组分(HOB)、亲水性组分(HIM)、酸不溶组分(AIM)和疏水中性组分(HON) 5种组分。5种DOM组分的紫外吸收值几乎均随波长的增加而降低,HOA、HON和AIM组分逐渐在280 nm附近形成吸收峰,HIM和HOB组分则无明显的特征性吸收峰。HOA、AIM和HIM组分中芳环被氧化程度逐渐占优,HON组分中芳环被还原程度逐渐占优;HOA组分的芳香性先降低后趋于稳定,AIM和HIM组分则与之相反,HOB和HON组分的芳香性则处于动态变化。HOA、AIM、HIM组分的团聚化和腐殖化程度均表现为先增加后趋于稳定,HOB和HON组分的团聚化和腐殖化程度呈波动趋势。HOA、HON和AIM组分主要向类胡敏酸物质转化,HOB组分则无明显的变化规律。综上,玉米秸秆腐解过程可不同程度地改变5种DOM组分的光谱特性和荧光组分组成,并最终使其趋向于形成更加稳定的类胡敏酸物质。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