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观察柞树叶总黄酮对四氧嘧啶诱发高血糖小鼠的降血糖作用, 探讨其潜在机制及药效物质基础。方法将健康ICR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和造模组, 造模组小鼠尾静脉注射四氧嘧啶生理盐水溶液(45 mg/kg)建立化学性糖尿病模型。将造模组小鼠分为模型组, 阳性药组(盐酸二甲双胍150 mg/kg), 总黄酮低(100 mg/kg)、中(200 mg/kg)、高(400 mg/kg)剂量组, 单体黄酮低(25 mg/kg)、中(50 mg/kg)、高(100 mg/kg)剂量组。各给药组均按0.2 ml/10 g小鼠体重灌胃给药, 1次/d, 连续灌胃14 d, 正常组和模型组灌胃等体积生理盐水。分别于给药第7、14天, 测定小鼠体重及空腹血糖值;计算血糖曲线下面积(AUC);测定血清胰岛素和胰岛素受体β浓度, 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技术分析柞树叶总黄酮中的主要化学成分。结果与模型组比较, 给药14 d, 柞树叶总黄酮各剂量组及槲皮素3-O-β-D吡喃葡萄糖苷和紫云英苷各剂量组血糖值降低(P<0.01或P<0.05), AUC下降(P<0.01或P<0.05), 胰岛素敏感指数升高(P<0.01或P<0.05);UPLC-MS/MS鉴定了柞树叶总黄酮中12个黄酮苷及苷元类成分。结论推测柞树叶降糖的物质基础为其黄酮类化合物, 其中柞树叶总黄酮及槲皮素3-O-β-D吡喃葡萄糖苷和紫云英苷单体黄酮具有一定的降血糖活性, 可通过改善胰岛素抵抗而发挥降血糖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