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手术对局部复发直肠癌(LRRC)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描述性病例系列研究的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9年11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外科行手术治疗的62例符合LRRC诊断标准、临床资料完整及术后至少随访12个月,能够完整评估排尿功能、性功能、下肢活动功能及生活质量患者的临床资料;排除伴有远处转移和有泌尿系统手术史者。根据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MSKCC)LRRC分型标准分为中央型(27例)、前向型(20例)、后向型(7例)和侧向型(8例)。分析患者手术情况及外科近期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总分0~35分,得分越高,排尿功能障碍越严重)比较术前及术后3个月排尿功能情况;同时采用排尿功能障碍等级(分为4个等级,等级越高,排尿功能障碍越严重)进行客观评价。术前及术后12个月评估患者性功能,男性评价采用国际勃起功能指数-5(IIEF-5,得分越低,勃起功能障碍越严重)评分;女性采用女性性功能指数(FSFI,得分越低,性功能越差)评估。生活质量采用简明健康状况调查量表(SF-36,包括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状况、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以及精神健康等8个维度;得分越高,表明患者生活质量越好)进行评定。结果 62例患者手术R0切除率为88.7%(55/62)。术后出现近期外科并发症16例(25.8%),其中Clavien-Dindo手术并发症Ⅲ级3例。术后3个月,保留泌尿系统的42例患者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排尿功能障碍,术后IPSS升高[(18.40±4.77)分比(12.36±4.75)分,t=-9.128,P<0.001];但不同分型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患者术后12个月IIEF-5评分下降[9(0~19)分比14(0~25)分,Z=-5.174,P<0.001],女性患者术后12个月FSFI指数也较术前下降[2.0(2.0~18.4)比8.4(2.0~27.0),Z=-3.522,P<0.001]。术前及术后12个月根据SF-36量表随访患者生活质量,术后生理功能、生理职能两项评分都较术前降低[生理功能:65(30~80)分比70(35~85)分,Z=-3.685,P<0.001;生理职能:25(0~75)分比50(0~50)分,Z=-4.065,P<0.001],但患者术后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及精神健康等3项评分则较术前提高[社会功能:56(0~89)分比44(22~78)分,Z=-3.509,P<0.001;情感职能:33(0~100)分比17(0~100)分,Z=-2.439,P=0.015;精神健康:52(24~80)分比40(36~76)分,Z=-3.395,P<0.001]。所有手术方式均对所有LRRC患者的术后排尿功能有影响(均P<0.01),且不同的手术方式都会降低男性IIEF-5评分(均P<0.01),而只有全盆腔切除术/后盆腔切除术降低了女性术后的FSFI指数[2.0(2.0~18.4)比8.4(2.0~27.0),Z=-2.810,P=0.005]。结论多器官联合切除会损害LRRC患者的排尿功能、性功能等相关生理功能和职能,但成功有效的外科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社会功能和心理健康。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