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西汉时期,社会上流传的老子以修道而长寿的观念是后世《道德经》宗教化的诱因,也出现了方士之学与《老子》相糅合的端倪。至东汉时,老子的神格化直接推动了《道德经》的宗教化,《道德经》同神仙方士之学合流的趋势愈加明确。及至汉末,不仅大型的道教组织天师道以宗教化的《老子》传本来教化奉道民众,此外在独立的学道者中也流行诵读《道德经》。基于对《道德经》的诵读,形成了诵读该经万遍可不死成仙的观念和方法。这成为其后道教关于《道德经》信仰的关键内容。魏晋时期的天师道、方士传统以及东晋中后期兴起的上清派对此前《道德经》的信仰和实践皆有新的发展。在这一时期道教发展和《道德经》宗教化的背景下,很可能出现了将作为宗教经典的《老子》随葬于墓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