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分析结直肠癌原发位置对肝脏转移瘤手术效果的影响。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研究法, 对2012年1月至2022年1月滨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结直肠癌肝脏转移瘤患者178例展开研究, 依据患者术后是否复发将其分为复发组(n=88)和对照组(n=90), 对两组患者的各项一般资料和临床资料进行比较, 并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一步行logistic多因素分析, 明确结直肠癌肝脏转移瘤患者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 分析结直肠癌原发位置与各危险因素的相关性, 并比较结直肠癌不同原发位置患者的术后12个月的复发情况。结果原发位置为右半结肠[55.68%(49/88)]、淋巴结转移[92.05%(81/88)]、D-二聚体≥ 180 μg/L、白蛋白(Alb)< 29 g/L、新辅助化疗疗效无效/未做[43.18%(33/88)]、临床危险评分高危[53.41%(47/88)]为结直肠癌肝脏转移瘤患者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P=0.024、0.019、0.001、0.028、< 0.001、0.001)。结直肠癌原发位置与淋巴结转移、D-二聚体、临床危险评分存在正相关(P=0.043、0.046、0.030), 与Alb、新辅助化疗疗效存在负相关(P=0.004、0.033)。178例结直肠癌肝脏转移瘤患者术后3个月[53.57%(15/70)]、6个月[55.17%(32/70)]、12个月[55.68%(49/70)]时右半结肠原发患者的复发率明显高于左半结肠[32.14%(9/40)、24.14%(14/40)、26.14%(23/40)]和直肠原发患者[14.29%(4/68)、20.69%(12/68)、18.18%(16/68)],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73、7.85、6.27, 均P < 0.05)。结论右半结肠、淋巴结转移、D-二聚体、Alb、新辅助化疗疗效、临床危险评分均为结直肠癌肝脏转移瘤患者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 原发位置为右半结肠的患者术后复发率较高。
-
单位滨州市中心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