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杜仲对兔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干中ET-1和eNOS的影响

作者:柏鲁宁; 张毅; 畅涛; 张昭; 侯文; 刘继平
来源:中药药理与临床, 2017, 33(04): 74-78.
DOI:10.13412/j.cnki.zyyl.2017.04.021

摘要

目的:探讨炒杜仲对兔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干中ET-1和e NOS表达的影响及其意义。方法:日本大耳白兔96只,随机分为模型组、法舒地儿组(3mg/kg)、杜仲组(2.15g/kg、4.3g/kg),每组24只,采用枕大池二次注血法建立蛛网膜下腔出血模型。在造模后的第3天、第5天、第7天、第10天,每次6只兔按Endo标准进行神经功能评分,免疫组化法动态检测脑干中ET-1和e NOS的表达。结果:取脑时发现枕大池和基底动脉周围有血凝块。4组动物都出现神经功能障碍,但杜仲组(4.3g/kg)评分最低;法舒地儿组、杜仲组(2.15g/kg)评分低;与模型组比较第3天、第5天、第7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各时间点与模型组比较,法舒地儿组、杜仲组(2.15g/kg、4.3g/kg)脑干中ET-1表达的平均光密度值明显降低,而e NOS表达的平均光密度值明显增高,且第3天、第5天、第7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炒杜仲能降低兔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干中ET-1表达,而增加e NOS的表达,改善实验动物的神经功能障碍。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