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据挖掘探讨针灸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选穴规律

作者:曹姚佳妮; 王雪君; 孔谐和; 韩榕; 卢云琼; 刘力; 李红娜; 赵越; 马晓芃*
来源: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 2023, 47(06): 77-83.

摘要

目的 探讨针灸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临床选穴规律、穴位属性、针灸处方、疗效评价指标的临床应用规律,为针灸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提供依据。方法 检索国家知识资源总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CSPD)、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医针灸信息库、PubMed数据库、Embase数据库、Web of Science数据库、SpringerLink数据库、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中2012年1月1日-2022年7月1日针灸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的文献,对纳入文献的穴位、干预方法、效应指标等进行频次统计,采用SPSS21.0软件对高频穴位进行系统聚类分析,采用SPSS Modeler 18.0软件进行关联规则分析。结果 共纳入文献175篇,涉及腧穴59个,高频腧穴为攒竹、睛明、四白、太阳、风池、合谷、鱼腰、丝竹空、承泣和光明。聚类分析显示,腧穴有效聚类为攒竹-睛明-四白-太阳、合谷-鱼腰-丝竹空。关联较强的是攒竹-睛明、攒竹-四白、睛明-四白等10个穴对。涉及耳穴25个,高频耳穴为眼、肝、肾、屏间前、屏间后、心、神门、脾、皮质下和交感。聚类分析显示,耳穴有效聚类为眼-肝-肾、屏间前-屏间后、心-神门-脾、交感-皮质下。关联较强的是眼-肝、眼-肾、肝-肾等9个穴对。针灸干预方法以耳穴压籽和针刺为主。视力和屈光度为常用的疗效评价指标。结论 针灸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以局部选穴为主,攒竹、睛明、四白、太阳可作为主要腧穴,眼、肝、肾、屏间前、屏间后可作为主要耳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