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肝移植受者肝硬化心肌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

作者:李剑; 张学铭; 郑莺; 乔志卿; 沈学东; 张建军; 沈节艳
来源:老年医学与保健, 2017, 23(06): 477-480.
DOI:10.3969/j.issn.1008-8296.2017.06.009

摘要

目的研究老年肝移植受者肝硬化心肌病的患病率、临床特征及其预后。方法纳入上海交通大学医字院附属仁济医院2012年1月—2015年6月行原位肝移植的老年(年龄≥60岁)肝移植受者,排除同时患有心脏病的患者。依据患者术前心脏超声及心电图检查结果,在确诊为肝硬化的患者中,存在收缩或舒张功能不全的患者诊断为肝硬化心肌病(cirrhotic cardiomyopathy,CCM),QTc间期>440 ms的患者诊断为QTc间期延长。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结果共纳入63例以男性(47例,75%)为主的老年肝移植受者,平均年龄(64.0±9.0)岁。27例(43%)患者诊断为CCM,29例(46%)患者诊断为QTc间期延长。与QTc间期正常的患者相比,QTc间期延长的患者其Child-Pugh评分得分(P=0.003)、MELD评分得分(P=0.008)、胆汁酸(P=0.01)、胆红素(P=0.007)及INR(P=0.02)较高,而纤维蛋白原水平较低(P=0.04)。MELD评分得分是QTc间期的独立相关因素(R=0.32,R2=0.1,P=0.007)。术后平均随访(24.7±10.3)个月,Kaplan-Meier分析显示,与QTc间期正常患者相比,QTc延长患者的术后生存率较低(P=0.047,风险比为2.69)。结论老年肝移植受者中CCM及QTc间期延长的患病率分别为43%和46%,伴有QTc间期延长的患者其肝病较严重,且预后较差。

  • 单位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