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正>急性心肌梗死(AMI)起病迅速、致死率高,虽然经过经皮冠脉介入术(PCI)能够有效恢复AMI患者的心肌血液灌注,改善患者预后,但是患者可由于持续胸痛、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以及PCI术等,产生一定的应激反应,严重者可导致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发生,明显影响患者的预后[1]。应激系统理论认为,护理中应了解患者发生应激的原因,并通过应激源强度感知、应对方式等方面开展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以促进患者身心恢复[2]。为了明确应激系统理论在AMI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本研究以126例AMI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了相关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