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以法海寺大雄宝殿的空间秩序与意义塑造为核心,探讨了明代早中期佛寺的设计手法与营建规制。首先,通过梳理大雄宝殿的内外部空间特征,考察了“天界寺模式”的影响。随后围绕大殿内“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菩萨”概念的构建与呈现展开讨论。重点剖析了中央供奉空间三佛概念的复合表达、隔架板图像与周边元素的匹配设计,以及周匝参礼空间各类元素的整体性配置等现象,归纳总结出彼时流行信仰影响下的典型设计手法与模式,如造像、壁画、彩画、法器等元素的同构性设计;建筑顶部空间的精细化处理;供奉内容与表达方式的混合性特征与个性化色彩等。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