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新近发掘出土的台湾日据时期剧作家黄鉴村,于20世纪20年代末南京国立中央大学求学期间以“青钊”为笔名在《台湾民报》连续发表了两部剧作:《巾帼英雄》与《蕙兰残了》。青钊的剧作以反殖的女性书写在主题上应和了当时反帝反封建的创作主潮。剧作结构上的渐趋成熟也与当时现代戏剧文学发展特征相吻合,白话为主但又有日语痕迹的剧作语言体现出创作位置与教育背景对青钊产生的影响。青钊的剧作体现出两岸现代戏剧文学发展过程中“同声相和”的面向。
-
单位上海戏剧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