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鉴定分离番荔枝根腐病病原菌,对菌株进行致病性检测和生物学特性分析,并研究9种杀菌剂对根腐病菌株的毒力效果,以期为后续番荔枝根腐病菌致病机理和病害综合防控等研究提供材料与理论基础。本研究结合形态和分子生物学手段,分离并鉴定广东番荔枝主产区根腐病致病真菌,利用活体接种试验测试不同菌株致病力,并分析菌株的生物学特性;通过室内毒力试验筛选效果佳的杀菌药剂。结果表明,所采根腐病株中纯化分离的5个菌株均为镰刀菌(Fusarium sp.),其中SJF1-4为腐皮镰刀菌(F.solani),SJF5为嗜线虫镰刀菌(F. nematophilic)。SJF3致病性最强,其次为SJF4,然后是SJF2,最低为SJF1和SJF5。菌株生物学特性研究显示,28℃为菌株最佳培养温度条件,致死温度为75℃;5种碳源对菌落生长与蔗糖对照差异不显著,氮源蛋白胨、牛肉膏、硝酸钾与对照硝酸钠差异不显著,尿素、硫酸铵、氯化铵效率则显著低于对照处理。杀菌剂毒力测试结果显示,咪鲜胺、苯甲嘧菌酯和苯醚·甲环唑对病菌生长毒力显著高于其他药剂处理,其EC50分别为0.08、0.86、1.27 mg/L;其次为恶霉灵、春雷喹啉铜和甲嘧甲霜灵,毒力最低为甲霜·锰锌和烯酰吗啉,EC50分别达678.29、1313.92 mg/L。本研究结果可为番荔枝根腐病的综合防控和抗病育种等提供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