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9年苏州市猩红热流行病学特征

作者:崔朋伟; 杭惠; 陈立凌*
来源:江苏预防医学, 2021, 32(03): 329-330.
DOI:10.13668/j.issn.1006-9070.2021.03.024

摘要

目的了解2010—2019年苏州市猩红热流行病学特征,为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2010—2019年苏州市猩红热疫情及发病趋势。结果苏州市2010—2019年累计报告猩红热病例4 509例,无死亡病例,年均发病率为4.39/10万,发病率整体呈逐年上升趋势(χ2趋势=747.215,P<0.01)。全年各月均有发病,发病呈现双峰分布,5—6月为春季高峰(占29.63%),11—12月为冬季高峰(占26.90%)。全市10个市、区均有病例报告,报告发病数居前3位依次为昆山市、吴江区、张家港市(占45.49%);报告发病率居前3位依次为工业园区(7.63/10万)、虎丘区(6.16/10万)、太仓市(5.69/10万)。男性发病率(5.32/10万)高于女性(3.43/10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0.431,P<0.01);发病年龄以<15岁人群为主,共4 481例(占99.38%),其中5~<10岁学龄组病例占72.66%;职业以学生、幼托儿童、散居儿童为主,累计报告病例4 477例(占99.29%)。结论 2010—2019年苏州市猩红热发病率整体呈上升趋势,冬春季是猩红热高发季节,应加强疫情监测,开展猩红热病原分型研究。

  • 单位
    苏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