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殷墟甲骨文"■"在卜辞中的考释众说纷纭,以致对其内涵莫衷一是。基于穷尽式检索,通过分析字形与卜辞用例、对比出土文献与传世文献,考释出卜辞中的"■"应释为"籥",本义是"排箫",在卜辞中用为一种辅助祭仪,指吹奏排箫以助成祭祀。同时结合古文献说明籥祭的原始宗教含义,其实是源自古人对声音的崇拜,常使用音乐迎接神灵降临,祈求获得佑助。最后,从籥祭的目的、主体、对象、所辅助的祭祀四个方面进一步探讨殷商时代籥祭的相关问题。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