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正>《雨巷》成诗于1927年,是戴望舒的成名作,也是他早期象征主义的代表作,这首诗在象征主义的移植与中国传统诗学的继承之间架起一道桥梁,将中西方文化完美融合。在《雨巷》中,诗人用纯熟的象征技法、缥缈朦胧的意象、婉转低回的旋律奠定了哀婉悱恻的整体基调,表达了一种奋力追求却又飘散如烟的迷茫和痛苦。法国象征主义的朦胧美与传统诗风的古朴相统一,古典意象与现代诗蕴相叠加,西方诗情律动与中国民歌咏叹相契合,《雨巷》将西方现代化和我国民族化相结合,其所取得的成就理应得到充分的承认和重视。

  • 单位
    伊犁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