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究成年VGluT2-Cre转基因小鼠非丘系听觉丘脑后内侧核(posterior intralaminar nucleus,PIN)对不同声音刺激的反应特性。方法 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30只8~12周龄成年雄性VGluT2-Cre转基因小鼠为研究对象,通过定位注射特异性AAV-hSyn-DIO-GCaMP6m病毒转染PIN,采用光纤记录钙离子敏感蛋白荧光信号的方法,分别记录PIN群体神经元对不同给声方式的10 kHz纯音和白噪声的反应幅值。利用Matlab软件编写相应的数据处理程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12只小鼠光纤准确定位到PIN上方且病毒成功转染并表达良好,声刺激时采集的信号数据均来自于PIN。在持续3 s的给声刺激中,白噪声产生的信号幅值优于10 kHz纯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n=6,t=2.404,P=0.037 1)。在连续3次或连续5次短促给声(白噪声或10 kHz纯音)刺激中,连续3次短促刺激的跟随性均优于续5次短促刺激,且10 kHz纯音连续3次短促声刺激产生的信号幅值衰减速度比连续5次短促声更快,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n=6,t=2.748P=0.033 4)。无论白噪声还是10 kHz纯音刺激,PIN对连续3次短促给声的响应度均比连续5次短促给声要好,而持续3 s给声的响应度介于二者之间。结论 在相同给声强度下,成年VGluT2-Cre转基因小鼠PIN对白噪声的反应要好于纯音,对重复的10 kHz纯音的衰减比白噪声更快,适应性更强。PIN对噪声的响应度高于纯音。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