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以悲为美"的审美意识来源于佛教。在佛教东渐的汉译佛经中,"悲"往往与"和"、"好"、"吉"、"快"、"清"、"柔"、"软"等连用或对文,并逐渐由汉译佛经扩散到中土世俗文献,从而作为下层民众的一种审美需求。"以悲为美"丰富了中土固有的审美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