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坛经》是中国众多佛教著述中唯一一部被称为"经"的经典性著作,是禅宗的核心文本。《坛经》在英语世界的译介已有90余年的历史,通过对其英译和传播情况的梳理,大致可以归纳为大众化、学术化、本地化和多元化四个翻译阶段,每个阶段各具特征。大众化翻译阶段译者都具有禅学背景,译本主要面向大众读者,不过多使用注释;学术化翻译阶段译者多为华裔学者,译本主要面向专业读者,多用注释。这一时期又恰逢美国"禅学热",《坛经》英译对美国文学艺术和社会文化产生重要影响;本地化翻译阶段开始出现佛经翻译社参与英译工作,译本主要面向本土大众读者,译者一半来自美国本土;多元化翻译阶段,译者国籍和身份具有多元化色彩,开始出现多译者合作翻译模式,译本阅读对象兼顾大众读者和专业读者。《坛经》在英语世界大众化——学术化——本地化——多元化的译介和传播模式,可以从翻译策略、译者翻译模式和接受效果等方面为中华典籍外译提供经验和启示。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