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正>恐怕是学识基础太差,笔者挺愿意读一些科普类的书籍。年前读到刘应明院士和任平老师的《模糊性——精确的另一半》(院士科普书系,清华大学出版社、暨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12月出版),这本20多年前的"老书",自以为,书不在新旧,有内涵就有价值;读书不论早晚,有感便是收获。在该书第四章中,对模糊聚类方法做了深入浅出的阐述,令人颇受启发。在笔者内心深处,科学没有完成时,因此笔者读书总愿意带着"问号",对研究生的探索性论文如此,对科普性的介绍也同等待遇,毕竟知识都还在发展过程之中。